English

中哈俄吉塔五国国防部长会晤《联合公报》

2000-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元首1999年8月25日发表的比什凯克联合声明,2000年3月30日在阿斯塔纳市举行了“上海五国”国防部长会晤。参加会晤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防部长托克帕克巴耶夫中将、吉尔吉斯共和国国防部长托波耶夫中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国防部长海鲁洛耶夫上将。

一、五国国防部长重申,在“上海五国”框架内考虑到各方及邻近地区的利益,发展五国间军事—政治领域的关系,开展平等互信的合作,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端,五国间的友好合作是开放性的,不针对其他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

五国在边境事务和军事信任领域达成的共识,体现了互利、互信、平等、合作的新型安全观,有助于巩固互信和睦邻,为保障整个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建设性贡献。

二、会晤各方指出,五国通过1996年和1997年分别于上海和莫斯科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首次在七千多公里长的共同边境地区建立了一个相互信任的地带,在这里军事活动具有了透明性、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各方表示要坚决完整地贯彻上述协定。

国防部长们对五国代表组成的负责组织和协调核查的联合监督小组工作的良好开端表示满意,认为利用这一小组探讨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有关问题是有益的。

三、各方认为“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框架内的五国国防部长会晤对落实五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发展五国间的军事领域的互信友好合作,共同努力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各方同意进一步研究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可能性,加强五国边防部门间的合作,联合打击非法贩卖毒品、走私武器等跨国犯罪行为;共同举行预防危险军事活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抢险救灾等方面的联合演练,交流维和经验和在维和行动中相互协作;举行研讨会、讲习班、讨论会和体育运动会。

五、国防部长们认为,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推动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助于保障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各国利益的平衡,并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各方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各国应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保护民族、宗教利益和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只有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二十一世纪的持久和平与繁荣。

六、各方强调必须强化不扩散核武器制度,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早日生效。

七、国防部长们再次重申支持联大1999年通过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决议。各方强调,该条约是战略稳定的基础和全球裁军进程发展的重要条件。

部长们指出,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可能导致破坏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八、各方表示支持中亚国家在本地区建立无核区的倡议。各方希望,未来有关建立无核区的条约能符合无核区的宗旨和目标,以便获得包括核国家在内的国际承认。

九、五国国防部长在全面分析了中亚及其周边地区的局势后指出,该地区局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总体局势依然复杂,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某些本地区以外因素对中亚及周边地区安宁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各方决心继续促进中亚安全的巩固,这种安全的基础旨在保持长久和平的合作,而且不应受地区外势力干涉的破坏。为此,五国将加强防务部门的磋商与合作。

十、各方表示理解和支持中国争取国家统一的愿望和努力,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方支持中方关于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立场。

十一、各方对阿富汗国内仍在继续的军事对抗表示严重关切,它对地区和国际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各方一致认为,历史证明,阿富汗问题不可能通过军事途径得到解决。只有照顾到阿富汗社会各主要阶层利益的政治解决才能带来和平。

会晤中各方重申了联合国在为和平解决阿富汗冲突的国际努力中的中心作用,强调必须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有关决议。

十二、各方声明绝不容忍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坚决反对这些势力在本国领土上从事针对别国的任何活动,并将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打击,以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本公报于2000年3月30日在阿斯塔纳市签订,一式五份,每份均用中文和俄文书就,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防部长托克帕克巴耶夫中将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防部长托波耶夫中将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国防部长海鲁洛耶夫上将

(新华社阿斯塔纳3月3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